很多人在談怎麼理財,我剛到台北上班的時候也不懂,但第一次領薪水,到第二個月就快花完了,才發現住外面花錢都不知不覺的。
我以前也有在彰化上過班,但吃家裡、住家裡,平常也沒什麼花費,所以當時工作時,還有存到錢,在台北薪水高些,都沒存到,我想,這樣下去不行,所以,要來好好規劃一下,後來發現有一個理財專家在講的理財方式,跟我用的方式差不多,嘻!醬我算還有點天份吧!那,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囉!糖式理財法大公開:
【薪資管理篇】
因為不方便透露薪水細節,所以,就拿大家薪水平均值來說明一下,多一點、少一點的人,就自己調整一下,反正方式是相同的囉!
假設:每個月薪水30,000元,每月五日發薪,每月十日繳房租
先定出每個月一定要有的花費(總不能為了存錢,卻把自己餓死吧),當然,我是抓的比較寬鬆,如果想多存點,那就把(1)固定要給房東的費用之外,都定少一點:
(1)房租7,000元
(2)餐費每月9,000元(每餐100元*3*30)
(3)每月娛樂費+其它花費5,000元
(4)電信費用1,000元
(5)信用卡刷卡費2,000元
(6)旅遊基金2,000元
所以,以上五項費用加一加,是每個月的固定費用:26,000元
薪水30,000-固定費用26,000元=4,000元
這4,000元,就是每個月的固定存款,算出這個數字之後,就要換個方向來看了。
應備:A銀行 餐費帳戶(薪水直接匯入的戶頭)
B銀行 繳費專用帳戶(房租+電信用費+信用卡費用)
C銀行 娛樂費+其它花費專用帳戶
D銀行 旅遊基金專用帳戶
E銀行 存款專用帳戶
(不一定要每個名目都有專戶,但依名目備專戶比較好哦!)
每個月領到薪水,第一重要的,是把4,000元存到D銀行,然後再陸續把、娛樂費、其它花費,各別存在各戶頭裡,如果不方便去跑銀行,有的銀行可以設固定轉帳,以前的我,是都自己去跑銀行,主要是不想讓銀行賺手續費,如果用轉帳的,17元手續費,必須從(3)的其它花費裡扣,絕不能用存款去扣。
如果說,正好這個月沒有花太多錢,C銀行及B銀行的款項有剩,則可以保留,做下次突然有多花費時,有存款可以使用,不用挪用存款,也可以轉到D銀行去存,原則上,是轉到D銀行去會比較好。
要把每個帳戶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,也就是說,如果你今天要去旅遊,費用是30,000元,但你只存到25,000元,那麼,你差的那5,000元,或許可以先跟娛樂費借,借的話,就要寫借據記起來,然後,每個月要攤還給娛樂費,有借有還,才能再借不難,依這種方式做一下管理,絕對不可以想說都是自己的,借了就算了。
好了,我愛睏了,下次再來說明那些費用怎麼定義的。